“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趣味景象,如今这番趣景在青阳县乔木乡金山村的乡间稻田上演。走近养蛙基地,蛙鸣声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放眼望去,数不清的稻蛙在稻田里蹦来跳去,或在饲料台上沐浴阳光,或在水田内欢快觅食好不快活。
蛙护稻,稻养蛙。“稻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稻和蛙类的不同特性,互为补充,进行一田多收、绿色生态的种养模式。蛙类是稻田的捕虫能手,它们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同时,田间生长的水稻又能为蛙类生长提供天然的栖息场所,还原生长环境,达到互利共生,实现以蛙产业带动水稻产业升级,大幅度提高农田综合效益。
“我们不打农药,不撒化肥,无论是蛙还是稻,都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今年养的是花斑蛙,生长周期为90天,今年9月中旬就可以批量上市了,大约可出两万多斤,今年市场行情好一斤能卖22元左右,我家8亩稻蛙在加上水稻的收入还是挺不错的。”金山村养殖户俞佳启向我们算了一笔账。 近年来,该乡为盘活有效资源,守牢粮食安全,提高土地附加值,做好产业富民文章。利用“稻渔”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绿色循环发展,既让农民端稳饭碗,又让有限的耕地多产生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该乡在发展稻蛙的同时还有稻虾、稻鳖,以及新引进的罗氏虾养殖等稻渔特色生态环保良性循环养殖,真正实现了“稻蛙”共生、“钱”景可期。 (通讯员:周伟乐)
来源:精彩乔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