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台牯牛降游玩途中,看到路边坐着好几个老人在编织手工艺品,走上去一看原来是用棕榈叶编扇子,时不时的会引起路人的关注。
现在,人们降温消暑主要是靠电扇和空调。而过去,则主要靠扇子。扇子是我们小时候纳凉的工具。那时候的扇子大多为蒲扇和棕扇。夏天晚饭后,暑热稍收,不过地面还是热的。不管大人小孩,人人手里一把扇子,轻轻地摇,凉风习习,好不惬意。
听老人聊天说起来,做棕叶扇,首先是要采集棕叶子。棕叶采集回来后,用开水煮,煮上两三分钟,放在太阳底下晒,气温三十度以上的晴天,要晒四五天,白天曝晒夜晚回露。等棕叶变白变黄、干了,将棕叶破开,就可以做扇子了。
编制扇子还是很有讲究的。编的时候经纬交错,手脚并用,脚要踩实,手劲要均匀,最后扇柄的棕叶还要用水再粘湿一次,这样编制出的扇子才能密实、均匀。晒干的棕叶呈黄色,叶边又硬又锋利,稍不注意,就会伤手。但在大妈的灵巧手指的拨弄下,棕叶却十分“听话”,顺从地被大妈掰过去、绕过来。
这里的扇子做得相当好,拿在手里不仅轻巧硬实,扇起来也是觉得风大凉爽,做工简约又不失精致。完全是自然环保、无污染。
听大妈说,在附近的村子里,从40多岁上到80岁,大部分人都会编织这个扇子,但是现在买的人并不多。
临走的时候,我想买一把棕扇,阿姨说送我一把。我坚持付了钱,算是表达对这老人和传统手工艺人的敬意!
如果你来安徽石台牯牛降遇到了,也可带回去做个纪念品,毕竟纯手工艺品这个价格真的不多了......
来源:石台文化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