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莹
凌晨,黑暗中的一缕光,来自那块小小的屏幕——手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电视文化盛行,出现了“沙发土豆”这样的生活方式。传播学家将这类现象总结为——媒介依存症,沉迷于媒介接触不可自拔,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科技发展到今天,媒介依存症被更多的科技注入了新的内涵,但似乎,这个词出现的频率低了,大概每个人都是手机的追随者。 不知从何时起,这块小屏幕,成了24小时的陪伴,须臾不离,片刻不弃。手机是信息时代的特征,也是我们社交、获取信息、娱乐甚至工作的载体。
近日,重庆沙坪坝一位女孩给出了一个“火辣辣”的反抗:直接抢过男朋友手里的手机,一把扔进了沸腾的火锅里,当男友刚反应过来,急忙拿着漏勺翻找手机时,姑娘早已潇洒结账离开:怎么?我还不如手机好看?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手机是伴侣,约会的恋人却成了局外人。 在一些大中城市,餐厅里、家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家庭式低头族”。年轻的父母在刷手机,年幼的孩子边看平板电脑边吃饭,孩子的视力就在屏幕的扑闪中一点点下滑。有评论写道,中小学生少用手机首先从父母做起。这种现象早就引起社会关注,可又无可奈何。
曾有人总结出一个词:“摸机率”,指的是一个小时的会议中,你会忍不住摸几次手机。 这样的词汇出现让人唏嘘,看来,这个时代,最大的真诚可能便是,放下手机,静静陪你。 信息时代,注意力市场上的软件商们、内容提供者们竞争地你死我活,最大限度的吸引用户,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他们的工作就是能否能抓住你的注意力和时间,吸引你的眼球。 当“低头族”捧着手机“刷一天根本停不来”“坐地铁看走路也看”时,他们是在迷恋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手机传递的世界实在太精彩。 手机一头的世界是最美丽的风景,最精致的外表,最炫酷的时尚,最好看的视频,最刺激的游戏,所以自然有吸引力。 但现实世界显然没有那么美好,眼前人可能会发你的脾气,身边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举目是工作生活上的烦心事,相比之下,吸引力太弱了。 可这个不完美的环境,才是真实的世界,是没法选择却不得不面对的世界。所以说,放下手机静静陪你,需要的是勇气,有勇气面对这个真实世界,有勇气去尝试克制自己,有勇气去突破浅娱乐的吸引,有勇气去暂时抛弃那个虚拟世界中的联结与关系。
春节将至,但愿饭桌上,长辈们不会唠叨一句:好好吃饭,别玩手机了。也希望你愿意做一个勇敢的人,去直面或许不那么精彩、但是非常鲜活的真实世界。
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