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立秋啦

1
回复
10296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10:5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池州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此后阳盛渐转阴盛
雨水趋少
气温回落
万物由繁茂生长走向萧索成熟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
未曾对秋吝于笔墨
你对秋天的了解有几分呢
快来跟着团团一起学习吧


“立秋”后就凉快了吗

秋季虽以立秋为始点
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
在二十四节气中
立秋后还有处暑
处暑节气后才代表出暑
中国地域辽阔
虽各地气候略有差别
但立秋时大部分地区都较为酷热
且“三伏”中的末伏在立秋后第3日
因此气温通常高居不下
中医将立秋至秋分这一时段称为“长夏”

“立秋三候”是哪三候

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立秋》
【南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街梧桐月明中。



二候白露生
山野渐起霜雾
是沉云捎来的消息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三候寒蝉鸣
应阴而鸣,鸣则天凉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秋日习俗

岁之将暮,春华秋实
立秋作为“四时八节”之一
象征着秋收的来临
对此民间有祭祀神明
庆祝丰等一系列活动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
“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描绘的是南方“立秋啃秋瓜”的习俗
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
有防秋燥之效用
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晒秋”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山区地段
由于地势复杂
村庄平地极少
居民只能利用房前屋后空地
及自家窗台屋顶
架晒、挂晒农作物
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
还会在立秋当天吃饺
这一行为也叫做“抢秋膘”
此外还有在立秋前一日
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浣溪沙 · 徐州藏春阁园中》
【宋】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古人以情寄秋

都说秋风萧瑟
或许人们一提起秋
心底便浮起丝丝悲凉
但其实秋月无边
人间生活的酿造正渐入佳境
何必觅闲愁

《秋词》
【宋】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绿意将褪未褪草木将黄未黄秋日也是故友告别时不舍温暖的暮光

《重别李评事》
【唐】王昌龄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入秋养生重防寒

入秋后寒气渐起
因此餐时温上黄酒
泼醋擂姜配以秋蟹
不仅仅为满足口腹之欲
更是古人的养生之道

《游庐山得蟹》
【宋】徐似道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

时人爱画陶靖节,菊绕乐篱手亲折。

何如更画我持螯,共对庐山作三绝。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继之青年新媒体中心李佳宁,吴优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5
反对
反对0
     
沙发
发表于 2021-8-23 15:20: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安徽铜陵
林黛玉的诗:“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叶长,已是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涉企举报专区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0566-2811007

服务热线
客服QQ:383567226
市场部电话:0566-2811007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池州查查网 ( 皖ICP备18025548号-1

皖公网安备 34170202000005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