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烟柳渡 于 2016-5-30 15:01 编辑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我是地区一家企业的一线工人(属于特繁工种)。那时的工作艰苦,生活拮据,精神生活也很单调。然而:少年不知愁滋味。还是留下了很多难以磨灭的记忆(当然也包括美食的味道)。
我的一位工友,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赐”,高挑瘦削的身材(或许是学过裁缝的缘故,背有些微驼)。家住东至尧渡街上街头,用东至方言说出话就像唱歌一样——甚为动听。然而,相比起常备的东至特产来,动听的方言则算不得什么了。
天赐是家中的独苗,二尺八的樟木箱就成了他专用的“食品柜”,里面释放出来的都是“妈妈的味道”:(均为“开袋即食”)酒糟鱼块、油炸麦鱼、冻米糖、炒米、虾豆酱、还有一罐糖熬的猪油。这在当时无一不是奢侈品哦?
我垂涎这箱中所有的美味且时常得以分享,最为钟情还是那东至特有的油炸麦鱼:麦粒大小的鱼,油光晶亮、泛着金光;微咸、味甘,没有分毫的腥气,肉嫩味鲜;无刺无骨,酥脆爽口,回味悠长。总之,其味精美,难以言表!
自从天赐因故调回东至,我再也没有吃过这人间珍品——东至麦鱼。时间在消磨着一切,唯有这舌尖上的记忆永恒!
资料:
麦鱼是一种小型名贵水产品,与驰名中外的庐山石鱼为同一种类,因其形小而似麦粒,又值麦收季节盛产此鱼,故名。 东至县麦鱼有两种:吻虎鱼和克氏吻虎鱼,以前者为主,占总产量85%以上。麦鱼喜爱生活在以砾石、沙土为底质的河流、湖泊中,其食物以小鱼、小虫为主,兼食水中硅蘖类生物。 麦鱼是东至的传统特产,肉嫩味鲜,“里人珍之”(《东流县志·疆里志》,嘉庆二十三年本),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麦鱼干。制干方法是:将鲜鱼放入锅内,加少许菜油、佐料,用文火烘烤,勤翻动,待呈黄色取出,曝晒一天即干。 麦鱼产区分布在升金湖、七里湖以及与之相连的黄湓河、尧渡河。张溪、尧渡是麦鱼的主要产地,历史上全县年产鲜鱼5万公斤,直到1974年仍有3.5—4万公斤之多,素有“麦鱼之乡”的美称。此后,产量急剧减少,目前年产仅500公斤左右,大部分地区濒临绝迹。其主要原因:一是70年代末浸制黄麻污染河水,殃及麦鱼;二是围垦、新建闸站,入江河道阻塞;三是农药残毒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