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名臣文学家范仲淹(生于989年8月29日,陨于1052年5月20日)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一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他在岳阳楼记中为后世人留下的名言。
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岳阳楼记就给后人不仅凸显出范仲淹如此高超的文学才华,而且透视出他过人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一种及其高尚的情操。范仲淹本人所崇尚的也是为官时忧患的是黎民百姓的疾苦,削职为民时忧患的是国家祸福社稷,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具备了时代的理智与担当责任。
在前一段时间,为了支援武汉,好多地方的医务工作者,置个人生命安危于不顾,争着报名去武汉, 这就是新中国的年轻知识分子的情怀,他们和她们虽然没有范仲淹在职时那么高的地位,但在为人民的生命安危需要担当与奉献时,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冒着生命之危险,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仅延续了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而且发扬光大了冒着生命安危的大无畏精神,这就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比范仲淹更高尚的无私无畏之处。所以,我敬畏他们和她们,不比黄继光、董存瑞更逊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