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璀璨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经》和一个骑着青牛飘然而去的老者给后世留下了无限的谜团。
在后人的心中,老子与他的著作《道德经》都包含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究竟是怎样的五千字囊括了处事之道、养生之道、管理之道、为政之道等多种人生智慧?
又是怎样的真理,直到几千年后还在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为了解老子我打开了《道德真经》,并从中慢慢领悟老子的人格魅力和处事之道。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当时就数曹操那边的将领和谋士最多。其中有一个有名的谋士就是杨修。
杨修本人聪明至极,但却才美外露,缺乏一点城府和韧性。
杨修生性放荡,言行举止从不掩饰。在曹操考验曹植和曹丕两位继承人时,当即站队曹植,还跑去乱出主意,胡乱告状。
最终曹植势倒,曹操以防杨修威胁到曹丕,于建安二十四年秋天,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将其杀掉。
所以《道德经》上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多言的危害是巨大的,能导致事业迅速衰退!能使一个组织或者机构很快倾覆!
如果杨修当初好好学习《道德经》,也就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杨修除了多言外,还犯了一大禁忌,就是过于自满,不知收敛。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意思是已经累积到满,快要溢出来了,不如及时停止。
范蠡和文种一同帮助勾践灭吴国,两人都位极人臣,再进一步就要威胁到越王,范蠡选择功成身退,隐姓埋名,文种依然身居高位,最终被越王赐死。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主动裁撤湘军,交出兵权,才换来曾家的安宁和富贵。
凡事当有度,一味用力向前,就会物极必反。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曾国藩也坚信:”天下之至拙,可破天下之至巧。“
苏轼为官登州时,有个下属每次汇报工作都是事无巨细没完没了。
有天,下属又来汇报。那时,苏轼正在灯下细细品读杜甫的诗集,心里一百万个不情愿,便开口说:“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苏轼用嗡嗡不止让人厌烦的“白鸟“来暗讽下属不受欢迎。
谁知下属想都没想,径直答道:”上司,这个白鸟并非是指鸥鹭,而是指蚊子之类的小虫子,又脏又闹腾,以此来暗喻那些缺乏君子风范从而不受欢迎的人!“
下属一番话不由让苏轼对其刮目相看。显然,这是个有学问的人,更是一个正直的老实人,有什么说什么。相较之前,倒显得苏轼有些俗气了。
前者问得巧,后者答得拙;前者学富五车,后者直来直去;前者游刃有余,后者循规蹈矩;前者奇,后者正。
守正,虽常常吃亏,但终可积小胜大。
曲则全,枉则直
但一味守正,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老子认为,有时说话拐个弯才能达到目的,并且达到的更快更好。
春秋时期,齐景公嗜酒,往往酒兴一起,便丢下政务大事去喝酒。有一位叫弘章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上谏说:“君王请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死我。”
齐景公听后十分愤怒,心想:我身为一国之君,喝点小酒你都要管。想赐死他但是又害怕众口铄金,但是如果不赐死他,自己的颜面何存?
正巧这时晏婴觐见,齐景公便向他诉苦说:“弘章劝我戒酒,我不戒,他就不想活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晏婴听后不假思索地说:“弘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纣王,恐怕早就没命了吧!”齐景公听后,惭愧不已,于是便戒掉了酒。
晏婴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化解了一场矛盾,这便是说话的魅力。
正如《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所讲:”曲则全,枉则直。 “
委屈反而能成全,弯曲反而能正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