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池州2月27日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王利 张秋实 池州台记者 叶路)被确立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安徽池州市,通过培育生态持久竞争力,引入绿色生活模式,实现生态建设的量变与质变。
安徽省池州市所辖的石台县,前不久在市民广场树起了一块“生态实时监控显示屏”, 昨天显示的数据是每立方厘米4.5万个负氧离子,它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的35倍。
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张双年:“负氧离子中的小离子可以捕捉漂浮微尘,从而净化空气,这对疏通血管、提高人体免疫力等都有好处。”
而在离县城不到50公里的仙寓镇大山村,这里的土壤富含被科学家称为人体微量元素中“抗癌之王”的硒,土壤中含硒量每公斤高达4.4微克,是普通土壤的20倍。
游客张小姐:“呼吸了这种新鲜的空气之后感觉人很舒服,第一是放松一下,第二是调理一下身体。”
来自上海的张小姐去年到大山村一住就是20多天,今年新春又带着爱人、孩子到村民王自力家过起了年。
村民王自力:“紧张的时候游客都要打地铺,毛收入也没有多少,一年大概40万左右。”
从卖土地出产的农副产品到营销休闲养生生活,池州正在完成乡村生态经济的升级转型,而当地的特色产业也在迈向以培育绿色生活为目标的2.0时代。
某茶叶龙头企业董事长郑孝和:“2000亩茶山我们2015年底就全部认领完了,(通过这种方式),顾客成了茶山的主人,能够实时监测茶园的生长状态。”
池州持续的竞争力得益于多年打的一张“生态牌”,生态理念贯穿城市发展的每个角落,围绕“山、水、土、和气”的特色,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池州境内南部多山区和丘陵,重点发展旅游和特色农业,北部沿江地区,人少地平,打造沿江密集产业带。“该开发的大力开发,该保护的彻底保护”,池州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去年这个市申请进入了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
池州市住建委城建科科长黄蕾:“2015年到2017年有117个项目,总投资211个亿。海绵城市的一个建设目标,年径流量的控制率达到72%,污染物的去除率40%。”
生态发展的量变与质变,使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指数不断提高。
市民佘丽丽:“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每天都在度假,我们都感觉很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