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简陋的厨房里,一个少年的身影不停地窜动,一边灶火上蒸着米饭,另一边则用来做菜,只见她时而走向水池边,时而就着砧板,熟练地切菜,而后迅速地将菜放进锅里,不停地翻炒,一盘农家小菜迅速地出锅。这是解光辉每天生活的开始。
解光辉家住木镇镇武圣村许磅组,一位农家的孩子,8年级的学生。荣获首届“安徽省美德少年”称号。
自6岁时起,爷爷、爸爸、妈妈相继离世,她和奶奶祖孙俩便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奶奶心中的悲伤与无助,从那时起,她便用小手拭去奶奶的眼泪,哽咽着说道:“奶奶,我给您当小棉袄。”听着孙女如此贴心的话语,祖孙俩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
从那以后,她就成为了奶奶贴心的“小棉袄”,用自己柔嫩的肩膀和奶奶一起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农村的清晨总是特别的忙碌,每天伴随着自家公鸡的鸣叫声,她随着奶奶一起开始了每天的生活,打扫卫生,喂养家禽,帮奶奶把水缸加满水,吃完早饭,赶往学校上课。放学回来,写完作业便帮奶奶抬水浇菜,每当感觉自己肩膀的重量减轻了一点,她便假装生气地说:“奶奶,我力气大,抬得动。”
然而,生活似乎总是不断地“捉弄”这善良的孩子。2014年,奶奶突发脑梗,经过抢救,行动大不如从前,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躺在床上,解光辉变得更加忙碌起来。每天时、分针准确地指向5时30分,她便一骨碌地爬起来,迅速地准备早饭,喂养家禽,而后照顾卧床的奶奶穿衣、吃饭,安顿好奶奶之后自己吃饭,6:30准点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赶至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而后利用午休的时间跑回家给奶奶递水、喂药,做肩、腿部的按摩,下午放学之后,赶着给奶奶准备晚饭,吃完之后,迅速地将锅碗刷洗干净;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学习,在伺候完奶奶洗漱之后,将两人换下的衣服洗干净、晾晒好,而后趴在奶奶床边的小桌子上温习功课,完成当天的作业,而后窝在奶奶的身边,安心地睡下去。
日子虽然艰辛,她却乐观地生活着,十年的时间,她蜕变了,站在记者眼前的是一位开朗、乐观的邻家小妹。“每天清晨碰见我,都会主动地打招呼。” 木镇初级中学徐校长欣慰地说道。“她刚入学时,我们都比较担心,因此特别交代任课老师要主动地关心这孩子,然而一段时间之后,似乎我们错了,她比我们想象地要乐观。现在老师都将她作为正常家庭的学生来对待,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也惩罚,成绩名次也在年级排名中不断上升。更欣慰的是我们总能在操场上看到她神采飞扬的样子。”
“这是今天九华山佛教协会华严寺主持广林大师捐赠给解光辉的2000元。”木镇镇初级中学总务处丁主任拿着准备转交给徐校长保管的现金对记者说道。“这孩子心善,心里清楚地记得别人给她的帮助,在学校组织给灾区捐款时,她总是迅速地走向捐款箱着急地掏出些节省下来的钱。”
“我的梦想是做个军人。”当准备离开时,这个邻家小妹凑近记者的耳边分享了自己的秘密,原来坚毅的品格已经深深地烙上了她的灵魂,它将伴随着这孩子走完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