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石台县丁香镇红桃村红桃茶园一片热闹,几台采茶机在茶园里忙碌着,采摘茶叶的速度快得让人惊叹。“我们村一共有6台单人采茶机为近600亩茶园服务。用它们代替人工,茶农的幸福指数比过去提高不少!”红桃村党支部书记余文明说。
茶叶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难、用工贵,一直制约茶园的发展。特别是夏秋茶的采摘期,因采茶人工费高,茶叶价格较春茶低,这段时间的茶叶易被茶农舍弃。此时,机械采茶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余文明介绍,村里自2012年引进两台单人采茶机后,每台采茶机可日采鲜叶4000斤上下,而人工采茶两个人一天只能采摘鲜叶160斤左右。村民尝到甜头后,陆续有4户人家添置了单人采茶机,大家都把采茶机当做不可或缺的茶园好帮手。
今年以来,池州出现首条机器人生产线、首个机器人服务员,让人啧啧称奇。实际上,以机器代替人工在农业领域早已兴起。去年,东至县创艺家庭农场在全市率先使用无人植保飞机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今年7月13日至15日,无人植保飞机再次飞防作业,一小时就防治了100亩,这在过去,同样的面积需要一个人连续工作八九天。”东至县胜利镇农技站农艺师周守才说,创艺家庭农场有土地678亩,以往插秧最忙时需雇工140人,给出每天150元至200元的报酬都难雇到人,今年拿出四成田地尝试机插秧,七八名工人就能轻松搞掂,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场主欣喜地表示,明年他要多购几台插秧机,让农场至少实现60%的机械化耕作。
农机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如今,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机化综合水平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上升,农民越来越青睐“机器换人”。市农机局业务科负责人余晓峰告诉记者,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今年更是把“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放在首位。各种强农惠农政策是对农民参与“机器换人”的最有力引导。
据统计,十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农机补贴近2亿元。市农机局还根据我市农业实际状况,分别对水稻全程机械化和山区特色机械化进行重点推广。目前,全市共有育秧工厂35个,茶叶加工机械14397台套。贵池区政府去年对400台联合收割机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的予以补贴130万元。截至2014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23万千瓦,采用机械化耕作面积达20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机化综合水平达45%。
“池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当下,部分农民不再需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更多地向多种经营转移。”余晓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