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晓婕 信息来源:青阳县民政局 青阳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围绕流程顺畅、服务高效、结果准确、数据安全,多措并举,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拼抢实”的作风和状态创新工作举措,突出实干实效,确保核对工作站好社会救助“前哨岗”。 工作前置--强化效能。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作为社会救助审批的重要参考,工作实效性决定着社会救助的及时性,群众咨询提交申请材料时,乡镇核对工作人员提前介入,核对工作前置,第一时间掌握申请对象的动态信息。工作中紧紧依托村、社区,对收入、财产标准、家庭成员等核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核对报告摸清底数、分析研判、做好预案、精准施策。通过工作前置,跨前一步,提前介入,守好第一道防线,缩短群众等待周期,提升了救助审批效能。 数据共享--全面核对。建立健全部门之间互联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共享数据实行常态化管理。目前,已同公安、公积金管理、财政等15个部门23家银行实行实时共享(另有3家银行可以实行离线核对),另外,4月份开通跨区域核对,逐步实现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无死角全面核对。 规范流程--依规核对。坚持“无委托不核对”“只核对不认定”的原则,明确核对过程、核对结果只为社会救助提供数据参考,不能判定为是否救助的依据。严格规范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操作流程,先行告知拟被救助对象核对工作的目的和规定,并填写授权书,社会救助审批部门出具委托书,确保依法开展核对。15名核对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确保救助对象个人隐私保密安全。 注重运用--主动推送。加强核对机制与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注重核对结果在救助工作中的运用,坚持先开展核对后审核确认,为救助工作提供依据,确保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认定。主动推送已保障对象预警信息给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对已保障对象新购车辆、房产、新增财政供养人员等突出预警情况,主动提醒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开展复核工作,有效提高救助对象认定度。今年来,核对拟被救助对象和已保障对象家庭经济状况2120条,核查出工商注册、财政供养、车辆等信息616条,预警率达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