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诚安 青阳的美,美在九华的烟雨,美在民风淳朴;老街的美,美在徽式建筑的清新素雅。东门老街是青阳人的集体记忆,它见证青阳的发展与变迁。民国时期,青阳县城有大小街巷30余条,分布在青通河东西两岸,主要街道两条:一是东西走向的九华街(今九华路),全长800米;二是南北走向的承天巷(今蓉城南路),长约600米。抗日战争期间,青阳遭日机狂轰滥炸,蓉城破坏严重。1943年,地方政府和驻军重建蓉城,对县城两条主要街道进行勘察设计、拓宽、裁弯,并拆除越界棚户。
1945年,再次对县城重新规划,新建北门街(十字街至双河桥段),将街道定名为复兴东、南、西、北大街。从此,青阳便有了十字街。新中国成立后,新政府在东大街相继办了十几家工厂,如五金厂、服装厂、县农机一厂、县建筑公司、县塑料厂、县酒厂等,商业有大华布店、老字号汪同和药店、县商业公司东街饮食店等,还将管理机关二轻局、供销合作总社、商业局、税务局也设在东街,成为名符其实的工商一条街。过去的40年里,我们国家的所有人,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楼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大街也不例外,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但它变化不大,传统街区还在,基本格局没有变,路还是那样长(长约一公里,宽12米),变的是临街商铺的门面。人们扔掉了老木板门,换上金属推拉门和卷闸门,店牌匾额已换成塑料的,还装上了霓虹灯,比过去洋气。老建筑与时尚和谐搭配,别有一番风味,散发着朝气和活力。不足之处,是新材料遮掩了老街的岁月年轮,少了些淡雅古韵。
面对这些变化,一位上海老知青谈了他的感受,他回帖说:“你的帖子(《图说蓉城变迁》)详细介绍的青阳令人兴奋,什么都好,唯有一点就是老街保存的不太好,古风已无,商业气氛太浓。我们无所谓,再怎么样总是第二故乡,但游人不一样,满世界的风景,唯独脚底下的县城没了神韵,有点茫然。”日久他乡即故乡。曾经在青阳插队或工作过的老知青,离开青阳20多年了,至今还深爱着青阳,视青阳为故乡。可贵!
(摄影:吴绍龙) 如何保护好青阳老街,怎样利用老街,使传统的历史建筑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20年前,《安徽画报》社主任记者康诗纬先生专门撰文论述过这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他写道:如果把青阳尚存的老街维修好,如果把青阳现存的古民居集中建在老街两旁,如果说县政府、政协、人大等政府机构、商店和宾馆都设在这些民族的建筑之中,形成一座十分强烈民族文化氛围的城关镇,青阳县成为旅游名县是当之无愧的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青阳县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就明确规定: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注意保护和发展东街的传统风貌,力求使城市体现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东门老街能有今天模样,得益于这个规划,得益于历界政府的坚持。否则,早就面目皆非了。 富阳桥,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原名汪王桥。嘉靖四十三年和清光绪元年(1875年)被洪水冲倒,两次重建。桥东头原来有个城隍庙,宋绍熙癸丑始建,后屡迁址,明嘉靖四十五年定址于此,直到解放后。旧时,城隍庙内最热闹,常有流动艺人租房设场击鼓说书,演出大鼓、快板等各种曲艺。上世纪六十年代改为电影院,1975年又改为县棉织厂。 天主教堂,清光绪六年(1880年),法籍神甫金式玉始建,光绪十九年落成。1936年扩建,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78.95平方米。1892年,教会办了一所女子学堂,有女生百余名。1947年,地方坤士朱明学与神甫交涉,改为青阳县私立三育小学,朱明学出任校长。解放后,县政府接管该校,改名为蓉城镇第一小学,2005年,城关小学迁到东门头天柱路东侧。天主堂现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拨款重修。 发表于2018年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