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池山水,千载诗城。 近年来,池州市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纵深发展、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提质增效、品牌形象深化提升,稳步建设旅游强市,奋力谱写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滨江之城池州,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境内绿水青山、风光秀丽,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释儒道文化交汇,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精彩纷呈、交相辉映。池州市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而且旅游景点全域布局,旅游资源串联成线,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池州接待国内外游客704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76.5亿元,分别增长10.2%、12.3%。202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恢复至75%左右。2021年1-4月份,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19.85万人次,同比增长79.48%,实现旅游总收入215.93亿元,同比增长81.71%。
“旅游+民宿”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多年来,池州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以“四级联建”为抓手,培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4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7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7个,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19个。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衍生出乡村民宿生态,截至目前,池州已有特色旅游民宿82家,星级农家乐193家。
青阳县朱备镇东桥陈畈中心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依托优越的自然风光和高质量发展的民宿产业,该村的旅游休闲品牌逐渐打响。“现在村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明显提高,我们一点都不羡慕城里的生活,反而是不少城里人慕名来我们村住上几天。”意气风发的李先生得意洋洋地说着,去年他家的民宿生意收益颇丰。近几年,陈畈村为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提升民宿品质,27户民宿经营者和农家乐联合起来,筹建了九子岩民宿联盟,创建“九子岩民宿村”品牌,联盟运转收益明显,带动会员平均每户增收4500元以上。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陈畈中心村民宿产业的兴起只是众多山区村落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民共富的一个缩影。
“我市较有特色的民宿基本分布在环九华山地区,近年来,青阳县引进陌上·星空民宿等一批文旅综合体项目,卧云松、将军阁、八福山居、栖间堂和陈畈民宿村等民宿业态迅速兴起,民宿经济规模逐步提升。”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青阳县已连续成功打造省级朱备禅修小镇、九华运动休闲小镇、九华黄精小镇、陵阳文创小镇等服务集聚区,充分带动乡村民宿发展,有力拉动了乡村旅游消费。近两年民宿带动农村就业和实现营利,相较以前分别增长10%和15%。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以休闲度假旅游为方向,池州市坚持大力发展精品民宿,东九华旅游度假区、五溪山色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旅游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形成九华山龙头带动、环九华山休闲度假的差异化发展格局,打响“大九华”休闲度假旅游品牌。
“旅游+养生”开辟全域旅游新局面
干净、空气清新、富有文化底蕴,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这是外来游客对池州的第一印象。作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池州有着独特的“山水土气”资源,富硒土壤面积达60%以上,是我国三大富硒基地之一,有天然大氧吧之称。近年来,池州市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大力发展旅游+健康养生产业。在加强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着力培育以森林康养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倾力打造长三角最佳的健康养生基地,推出了5条康养旅游线路。九华山风景区入选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西黄山富硒农旅度假区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石台县富硒大山村入选长三角区域养生主题专项旅游产品,九华山森林特色小镇入选全国首批森林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同时,池州市还联合长三角三省一市文旅厅成功举办长三角康养旅游嘉年华活动,推出池州康养旅游“硒”游季IP品牌,成功入选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风云榜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案例。
沿着屏风里慢庄石阶缓缓上行,三三两两的游人悠闲散步,处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在西黄山富硒农旅度假区,以西黄山茶博园为核心的茶文化聚集区茶香四溢、以桃山溪农场为核心的富硒田园观光区云雾缭绕、以固元桥为中心的民俗文化休闲区恬静美好、以秧田坞为中心的富硒康养原始农耕体验区充斥着欢声笑语……“平时的工作太紧崩了,我一直想出来放松下。老公在社交平台刷视频时偶然看到了池州的康养基地,我们都被惊艳到了,放假便带上家人一起过来,在这里真的能让人忘掉烦恼和疲惫。”来自江苏的李小姐兴奋地告诉记者。
目前,池州正持续推动石台县大力实施旅游品质提升行动,放大富硒负氧优势,盘活牯牛降、仙寓山、秋浦河沿线等优质旅游资源,加快牯牛降5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打响乡村康养旅游集聚区品牌。
“红色+旅游”促进全域旅游新发展
池州是革命老区,革命历史悠久。这里曾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皖江抗日革命根据地和皖南游击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红土地上,方志敏、凌霄、檀炳光、黄道开、汪世顺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目前,全市共有2个国家A级红色景区、14个红色旅游景点,散落在主城区及三县区内。“凌霄花开”、“双枪女将江小妹”、“倪南山将军”等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回首百年辉煌路,散落的红色遗迹和留存的革命文物为池州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新路子,“红+”文化牵引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2019年,我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三条“追寻革命足迹重温红色记忆”池州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分别为敬缅忠魂红军追忆之旅、烽火硝烟热血之旅、重温历史寻迹之旅。这三条线路相辅相成,将全市红色景区景点充分融合,其中敬缅忠魂红军追忆之旅2021年入选党史学习教育安徽30条红色资源精品线路。
“为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我们正联合市直工委、池州日报社推出池州‘红色地图’H5,带领大家线上寻访池州红色旅游打卡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红色地图”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以视频、图片和文字解说的形式让观看者身临其境,在了解历史的同时直观地感受到“爱党爱军、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从而有效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学习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谱写新阶段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新篇章。
围绕“多点支撑、多板块协同”的发展格局,目前池州市正加快推动东至县整合升金湖、小七里湖、仙寓山、历山、三条岭等生态旅游资源和华龙洞考古遗址、陶公文化、匈奴文化、周氏家风文化、木塔红色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业态,建设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打响研学旅游集聚区品牌。
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身处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和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历史时刻,池州正以其“环境好、心灵美、人民富、实力强、开放度高”的崭新形象,站在时代发展潮流的前列,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旅游+”模式为基点加速成长,逐步成为皖江之滨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
来源:池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