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恋爱的,到八十年代初结的婚。那时我已三十出头,关心的朋友倒是不少,介绍认识的也有好多个,有些人之所以选择却不决断是相信还会更好,不甘心就这样结束,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将成为别人的选择,所以我自己一手制造的“仍然是单身”的悲剧也不少。这是一个没有理由不被人叹息的悲剧,甚至我认为自己一手成就的悲剧那时纯属活该,谁会同情呢,没有谁,当然,我也没有打算指望谁来同情。就我个人而言,之所以有时不选择很多人,是因为学会了衡量,学会了考虑和感情之外的东西,我不否认一些人和我是多多少少有些情意的,可以是好朋友,但是当把情意深化的时候,就有许多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譬如,从医行业的应该是相当好的职业,我却以为要值大夜班,我就得在家带孩子,孩子一旦哭闹要妈妈,我却只能陪着,或许也哭却不能闹,因此,我制造了不少望“夜班”而却步的悲剧;有些人看我貌似挺好的,觉得对方也蛮不错的,怎么给一个恋爱的机会都不给,立即摊牌说暂不考虑,那是自己的资本太少了,因为别人条件太好,有些人是干部子女,我觉得在等价的砝码上一等,我的资本太轻。在恋爱的跷跷板上,被别人压得翘起老高,脚不着地,你就无法左右,没有自信的日子我还有什么自信?于是只好早早地打住。没有恋爱的资本就没有过日子的资本,这是什么,这根本就是交易,是一场没有摆在台面上的交易,可以讲价钱,买就买,不买就罢了。这些说出来,也许好笑,也许荒唐,叫自作自受地戏闹了一通。
现在老了,我才悟出,性格磨合很关键也很重要,在婚姻配对的潜规则里,性格上有强强结合即弱,弱弱结合凑合,强弱结合即强,是否完全对,我是有这么个感悟之结果,也许可笑,也许荒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2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