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查查网

标题: 从西晋青瓷堆塑人物罐看青阳傩(舞)传承轨迹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宁子    时间: 2023-1-11 12:37
标题: 从西晋青瓷堆塑人物罐看青阳傩(舞)传承轨迹
文物是有温度的,它会“说话”。收藏可以为青阳县的历史拾遗补缺,为研究地方文化史提供物证。

中国傩孕育于远古时代的神鬼信仰,雏形于夏商的祭礼,周时已逐渐普及以氏族为单位举行为乡傩。从西汉到两晋时期最为兴盛。随着与汉唐宫庭仪式和民俗文化的整合,逐步演变成为祈福纳祥、求财消灾、兼有娱神功能的舞蹈。到元代已引入元杂剧剧目,逐渐形成戏剧化。青阳傩和贵池傩同宗同源,在历史进程中两者之间又相互影响和浸染,清·咸丰、同治年间,青阳傩因战乱渐渐式微,最终贵池傩脱颖而出,较完整地传承下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享誉中外。

青阳民间舞蹈(包括青阳傩舞)历史悠久,青阳出土的西晋人物堆塑罐就是例证。2010年青阳县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蓉城镇基建工地出土了一些汉代碎陶片和晋、唐、宋代青瓷残件,其中有数件西晋堆塑人物罐(青瓷片标本),上面塑有各种各样造型的表演舞蹈的人物,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弹琵琶和弹琴的,还有下棋的人物塑像。其中有一个很特别,舞伎赤身裸体玩倒立,大胆裸露生殖器。清代康熙年间,青阳杜村私塾先生钱之选(1658~?),在他的《迎傩神记》中写道:“末复以一人裸体赤脚,扮魍魉之状,持械而舞,一人鸣金逐之而去,与逐疫之意最为相合。”见{(1978~2005)年版《青阳县志》第858页}。钱之选所描述的迎傩神形象与晋瓷堆塑人物罐的裸伎人物形象差不多,都是驱邪逐疫的仪式。而庙前镇出土的西晋人物堆塑罐更有代表性,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更高,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该罐塑有一组乐舞表演群体,有抚琴者,吹萧者,有喊歌者、拍节助舞者和舞蹈表演者,形象生动,气氛热烈。为青阳的舞蹈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青阳县博物馆收藏的西晋堆塑人物罐)

这些西晋人物堆塑罐与周边县市同时代堆塑人物罐明显不同,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烧造温度高,1200度左右,罐身施半釉,属于青瓷;汉代出土的堆塑人物罐基本上不施釉,属陶质。二是人物造型不同,所塑人物都是胡人形象,着胡服,戴胡头。《荆楚岁时记》记载:

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可见,穿胡服,戴胡头是识别胡俑的标志;塑造的都是乐舞表演群体,有故事情节。第三,堆塑的人物多,有的多达29个,“吹拉弹唱”样样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还有就是这些青瓷人物堆塑罐,除庙前镇出土的一件外,其余均在古临城遗址附近一带出土。据此可以推测,西晋末年“永嘉南迁”时,北方贵族避战乱迁移到临城县时,有可能将北方的傩舞带过来了。这些乐舞人物表演的是什么舞蹈?是傩舞?是踏歌?还是民俗祭祀舞蹈?像我这样的业余作者是说不清楚的,只是觉得它们可能和傩戏有关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青阳早在晋朝就有民间舞蹈了。青阳灵山秀水是大自然造化的馈赠,这里的民间歌舞传统,则是祖先们艺术创造的遣存。

1997年5月,安徽省舞蹈协会原主席董振亚,随省文艺采风团到青阳县采风,写了篇《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一文,他在文章中有段论述,认为青阳县(九华山)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指出:“青阳正是吴歌和西声的结合部,两者兼而有之。”他说:“明刊本《目莲救母戏善戏文》剧中插入表演性舞蹈有《跳舞猖》《跳钟馗》《跳和合》《哑背疯》《跳虎》《舞鹤》《跳八戒《白猿开路》。这些舞蹈好象以九华山为中心向五方辐射,及于泾县、黄山市、石台、贵池、铜陵、南陵,再辐射及于江南各地,形成省存留仪礼性、宗教祭礼性舞蹈最多的江南板块。”他说:“这件西晋堆塑人物罐就是佐证。”

当时只有一件西晋人物堆塑罐,如今,他若再多看几件同类型的“西晋青瓷罐标本”,又会作何感想?毫无疑问,这些残破的西晋人物堆塑罐青瓷标本,进一步证明董振亚的推论有先见之明(孤证难下定论,不易被人认可),对研究青阳县的民间舞蹈历史,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抚琴者、弹琵琶者)

(歌而舞之)

(裸体倒立舞伎)

据杜村《姜氏宗谱.傩神记》记载:“傩戏为制由来已久,古代有公历、族历、暴历之祭……我族始则姜刘俞姓共之,继乃各为一会。”傩戏在土桥姜周边一直上演不衰。”(土桥姜家在南宋开禧三年(1207)自徽州婺源迁到杜村),明清以降更盛。。清代康熙年间,杜村五阳人钱之选(1658~?),字文青,号彬庵,是位私塾先生。著有《九华山房杂草》、《九华目游集》、《蜣丸集》。事迹载入《江南通志.文苑》。他写了一篇《迎傩神记》,详细介绍了古代杜村迎摊神的盛况。目前,杜村乡音艺术团演出剧目还有傩戏《孟姜过关》、傩舞《走马灯》等剧目,以舞台表演为主,每年都组团到外地演出。

(林琮琳雕刻的傩戏面具)

(记者采访现场图)

既逐疫驱邪必用历鬼判官等,那么必戴面具。

面具起源于南北朝的北齐。北齐皇帝高欢之孙高长恭,为打仗助威,首制面具戴之。汉唐后逐渐被民间傩舞用之。钱之选《迎傩神记》记载:“岁正月望前五日迎傩神。神面具二十有四,藏一椟中,高置于室之四隅。”这就证明清康熙年间,杜村民间剧社迎傩神时就戴面具了。问题来了,这面具是当地艺人雕刻制作的,还是从外地买的?九华山下曾有专门从事雕刻佛像的匠人,也兼刻面具,并有祖传面具图谱。戏曲音乐家、剧作家、戏曲理论家、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顾问王兆乾先生曾因研究傩戏需要,特地到庙前镇星星村,找林琮琳雕刻了一套傩戏面具。林宗琳的祖父林恒山是民国时期青阳著名雕刻艺人,所刻面具带有佛像特征。其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来呈现人物形象,有的沉稳冷静,有的凶猛强悍,造型丰富多彩,人物栩栩如生。庙前镇傩戏面具雕刻自清代以来,代代相传,目前除林琮琳家以外,还有刘逢运、刘本荣、刘长根(祖孙三代)雕刻世家,精通傩戏面具雕刻。

综上所述,从西晋堆塑人物罐到杜村土桥姜刘俞姓轮演傩戏,再到清·康熙杜村钱之选记述演傩戏盛况,然后再联想到庙前林恒山、林琮琳、刘本荣、刘长根两家傩戏面具雕刻制作,以及杜村乡乡音艺术团现在仍然有傩舞演出,可以说青阳傩薪火相传,余脉未断。

作者: 只想舞一剑    时间: 2023-1-12 08:27
为青阳县的历史拾遗补缺




欢迎光临 池州查查网 (https://bbs.chizhouchach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