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发展、十年辉煌。在青阳,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交通道路在乡间蜿蜒。四通八达、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网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百姓的幸福生活“输血造血”。随着交通基础条件的日新月异,青阳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积极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和服务性功能,不断在交通建设上加大投入、争取项目,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机遇,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72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内外通道不断拓展,为现代化“九华圣境 灵秀青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大交通”,外联内畅蝶变跃升 “现在这条路的路况比以前好多了,和高速差不多,从这条路开车去芜湖真是方便了很多。”每日往返于芜湖跑物流的张师傅谈到新改建G318青阳至芜湖南陵段感慨地说道。 2022年1月28日,随着G318南陵界至青阳段改建工程(二期工程)南陵至石安段正式通车,318国道青阳至南陵段改建工程青阳境内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道路的竣工不仅方便了周边群众的出行,提高了运输效率,更是为青阳向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池黄高铁建设的提速让青阳的高铁梦越来越近。童埠港码头改扩建竣工及投入运营补足了青阳水路运输的短板,推动了青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近年来,青阳着力打造皖南交通枢纽,以大交通保障大发展。十年来,全面推进交通重大基础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战略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国道建设40.117公里,完成重要道路10.048公里、国省道13个停车区及服务区建设;G318南陵至青阳段改建工程、青阳至朱备旅游公路先后建成;S358青阳段即将开工建设;积极推动S40宁国至枞阳高速(青阳段)、S36宣城至东至高速(青阳段)、G3京台高速青阳北互通立交、G330蛤蟆岭至蓉城段改建工程、S219青阳蛤蟆岭至石台六都段改建工程、S468泾县桃花潭至青阳朱备段改造工程、S463南陵至丁桥段改造工程、S461西湖至丁桥段改造工程等国省干线前期工作。一批批在建和后续重点工程的有序推进,构建起了青阳服务能力强、资源配置高的综合通道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畅通“微循环”,城乡变化日新月异 走进木镇镇常丰村,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映入眼帘,宛如一条条银线把一户户人家串联起来。一辆辆城乡公交行驶在乡村道路上,畅通无阻。绿树环绕下的村庄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感觉和城里没什么区别。”村民们高兴地说。“四好农村路”是青阳畅通农村公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亮点之一。在打造“大交通”的同时,青阳的农村公路也越来越丰富畅通,如同“毛细血管”一般疏通着“微循环”。2021年,青阳成功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建成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等各类提质改造工程804.2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300余公里,公路优良率达100%,干支相连、环环相扣、通畅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覆盖所有建制村。十年来,青阳持续优化路网建设,为城区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书写民生“大文章”客货邮供融合发展 “虽然在农村,收寄快递也很方便,出门不远就有服务点”。提起家门口的农村物流服务点。乔木乡金山村的汪春喜赞不绝口。 交通不仅是关乎经济发展的“动脉血管”,更是关乎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近年来,青阳县着力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电商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农村交通运输“路、站、运、邮”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建成1个县级物流园、3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1个乡镇物流网点,146 个村级物流服务点,镇村农村物流节点覆盖率达100%。实现了“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创业不出村”,让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照进现实。 物畅其流、人享其行。在大力构建完善物流网络的同时,青阳县不断优化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运输服务体系。先后通过创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推进公交基础设施项目5个,建成公交首末站2个、电子站牌20个、改建候车站亭65个;全盘优化城市常规公交线路,先后调整开通城区公交线路5条,运营线路增至37公里;从2018年开始引进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全县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了65%;为园区经济提供高质量公共交通服务,开通企业定制班线3条;累计开通城乡公交(客运)线路39条,全县11个乡镇和110个建制村客车通达率100%,打造以旅游景区、红色旅游景点等为主的旅游客运班线11条,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每一条道路都是历史向前延伸的见证,记录着青阳发展的轨迹和变迁。随着青阳“大交通”优势的不断增强,内联外通的交通路网也必将成为打通青阳全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脉”。 来源:灵秀青阳 |
欢迎光临 池州查查网 (https://bbs.chizhouchach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