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查查网

标题: 李白与青阳县令韦仲堪的友情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宁子    时间: 2020-6-14 10:31
标题: 李白与青阳县令韦仲堪的友情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其世祖于隋末流寓西域。701年,李白诞生于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当时属唐安西都护府、条支都督府)。五岁(705)随其父李客迁回内地,居锦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县)。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二十五岁(725),“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乘舟顺流东下,寻访名胜之处。于江陵遇道家名人司马承祯,被司马称赞为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为此作《大鹏遇希有鸟赋》。离江陵续游洞庭、庐山、金陵、扬州等地,在安陆与故相许圉师孙女成婚。李白心怀大志,于安陆时曾多次进竭都督、长史等,想提高自己声望,获取高官,然未见成效。三十五岁(735)迁居东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等隐徂徕山,时称“竹溪六隐”。天宝元年(742),李白经吴筠道士推荐,被征召入京,命供奉翰林。雄心勃勃,渴望有所建树,结果反遭权贵陷害,于天宝三年(744)被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政治上的挫折,使他对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故抑郁愤懑,醉酒崇仙,到处漫游,其足迹遍及今之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北等省。这年,在济阳与杜甫相遇,结下终生不渝的友谊。


天宝八年至上元二年(749—761)的12年中,李白多次游秋浦(今贵池)。其中天宝十三年(754)与隐居池州城南高霁相遇,并约友人韦权舆(即韦仲堪)同到九子山西麓夏候回家观赏雪后之山景,诗兴大发,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
序曰:“青阳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不经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予夏候回之堂,循檐岸帻,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联句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高齐,字喧之,唐代处士,隐居秋浦城南石门春台岩(今贵池区棠溪乡石门村)。韦权舆,时任青阳县令。天宝十四年(755),李白曾作《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的诗,诗曰:“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据历代《九华山志》载,李白应好友韦仲堪邀请,曾一度居于九华山东崖之龙女泉侧,宋代建有“太白书堂”。明代重建祠宇,称“太白祠”,但毁于民国年间。1988年,九华山管理处在原址重建起“太白书堂”。
李白晚年甚凄凉。安史之乱爆发时,他正隐居宣城,满怀爱国情怀,被征入永王李璘幕府,参与征讨安史叛军。后李璘兵败,李白获罪下狱,流放夜郎。在放逐途中遇赦,仍归浔阳宣城等地。上元二年(761),他爱国热情不减,去临淮参加李光弼军讨伐叛军,中途又因病折回,在安徽当涂族叔李阳冰处养病,翌年,病故于当涂。


作者: 夏先森    时间: 2020-6-14 14:45
李白和贵池的渊源还是颇深的




欢迎光临 池州查查网 (https://bbs.chizhouchach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